到底是早發表好還是晚發表好?60%以上的作者覺得論文早發表沒有用,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萬一國家政策有變動論文就白發了,特別是最近,北核臨近換屆,這種想法更甚。還有30%以上的作者覺得評職前一年或者當年安排論文最好,發表早了怕論文過期。最好能提前一年時間開始準備。有…
60%以上的作者覺得論文早發表沒有用,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萬一國家政策有變動論文就白發了,特別是最近,北核臨近換屆,這種想法更甚。還有30%以上的作者覺得評職前一年或者當年安排論文最好,發表早了怕論文過期。最好能提前一年時間開始準備。
一般的職稱評審所規定的的期限是申報本次職稱前3-5年內發表的交章都是有效的,臨近評審發表的當然有效,但如果距離申報職稱太過久遠,那很可能就是無效的了。
大多職稱評審不僅要看到樣刊,還需要數據庫收錄證明。文章刊登出版需要時間,文章上網也需要時間,每個期刊基本都會被知網、萬方、龍源、新聞出版總署等數據庫收錄,這個收錄時間需要1~3個月。
有的單位需要數據收錄證明,那在發表論文時一定要把數據庫收錄時間算進論文發表計劃里。
如果發表的刊物停刊了,那么文章自然就失效了,就是無效的論文了,也就不能作職稱評審了!
如果您對于申報職稱感興趣的話,歡迎隨時聯系云職稱老師。